欢迎访问温州国际智能电气暨RCEP电力电工展览会官网! 2024年9月13-15日 温州国际会展中心 距离展会开幕还有:137天 English

首页 / 媒体 /

行业新闻

浙江:以高弹性电网推动全方位减碳

近日,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发布第二十八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名单,国网浙江电力主创的《高弹性电网推动的全方位减碳服务管理》成果获得最高等级奖项一等奖。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能源电力生产消费也面临转型,若不能有效提升能源清洁化和降低单位能耗水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说起。


2020年,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作为便捷、清洁和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电力在推动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中,责任重大。电网作为连接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大规模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在促进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利用高效化,进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中发挥着枢纽作用。


要发挥电网作用和价值,推动全社会节能减碳,要解决三方面问题:


一是形成节能减碳总体思路和顶层架构;


二是推出行之有效的手段,解决电网自身、电力产业上下游生产、消费侧清洁减碳;


三是形成全方位减碳服务管理闭环,构成节能减碳管理长效机制。

主动适应能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要求,以建设浙江清洁能源示范省为使命,国网浙江电力聚焦高弹性电网建设,围绕电网减碳和电力产业链上下游低碳转型,并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节能降碳,提高全社会能效水平,全面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明确思路」

贯通“电力-能源-碳排放”链条


要推动全社会减碳管理,首先要有明确思路。以大能源观为指引,国网浙江电力确立减碳服务管理总体思路,即发挥电力在实现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进程中穿透性、全局性作用,以电网为平台枢纽,贯通“电力-能源-碳排放”链条,以高弹性电网建设为主要手段,围绕“电网-电力-全社会”构建全方位减碳服务管理体系。


1.jpg

▎丽水庆元双苗尖风电|胡礼贵 摄


思路明晰,方能有的放矢。2021年9月17日,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揭牌,通过贯通和深度挖掘、高效整合省、市、县以及行业、企业等能源数据资源,实现“双碳”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测、预警、分析与评价,为浙江碳达峰碳中和、能源安全运行提供支撑,促进能源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碳达峰是一个与经济增长、产业发展、能源电力保供、生态文明建设等因素相互交织的复杂系统工程,以高弹性电网推动全社会减碳,须厘清其中关系。国网浙江电力结合能源大数据中心电、煤、气等能源大数据,运用数学模型,分析能源与经济、电力与能源、碳排与能源电力、经济与碳排之间的耦合关系与传递路径,构建首个省域统筹电力、能源、碳排放全要素平衡与推演模型,并以模型数据研判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和结构、碳排放演进趋势、能源电力发展关键指标,支撑政府宏观决策、行业明确方向、企业节能减碳。通过各要素的平衡与推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能源“双控”目标、能源电力清洁化、碳排放约束指标等多重目标的综合平衡。


2.png

▎国网平阳县供电公司员工对辖区内企业车间的屋顶光伏设备进行全面巡检|丁晨 摄


在此基础上,国网浙江电力构建专业横向协同、上下纵向协同、内外政企学研协同的减碳服务工作机制。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核心决策圈和共同研究圈、合作共享圈,制定印发《高弹性电网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完善省市县协同工作机制,聚集各方力量,推进减碳服务管理相关工作,谋划重大社会活动,及时向社会传递减碳服务管理重要举措、典型做法,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多措并举」

推进电力产业链绿色转型节能降碳


我国碳排放中能源消费占比近90%,而电力领域占能源碳排放达40%,且与工业、交通、建筑等联系紧密,实现碳达峰,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


2021年12月14日,嘉兴1号海上风电并网发电,与嘉兴2号海上风电共同组成长三角最大的海上风电集群。从嘉兴到宁波,从台州到温州,在浙江漫长的海岸线上,越来越多风机正随风转动。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新型用能设施大量接入,电网形态愈加复杂,清洁能源快速发展,要求电网不断提升消纳能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呼唤省心、省钱、绿色电。国网浙江电力推动电网、电源、用户全链条参与减碳,实现能源保供、低碳发展、降低成本“三重目标”。


3.jpg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徐昱 摄


在电网侧,发挥电网平台枢纽作用,连接“源、网、荷、储”四个电力系统核心环节。持续完善网架结构,建成特高压骨干网架、城农网差距最小省级电网和杭州、宁波世界一流配电网。强化负荷与电网互动,建成一百万千瓦秒级可中断负荷和近千万千瓦负荷资源池及抽水蓄能电站、新型储能,为能源电力减碳构筑坚实物理平台。立足电网节能减碳,提升电网规划效率,建设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示范工程,减少火电机组顶峰碳排,实施线损精益化管控,促进电网节能高效发展。


2021年4月25日,衢州江山6.5万千瓦光伏电站正式按装机容量10%配置储能,标志着浙江首个地方“新能源+储能”政策落地。在电源侧,国网浙江电力聚焦能源供应多元清洁,推动电力上游供给变革,促进能源供应清洁减碳。联合省市县政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促进清洁能源健康发展。推动新能源科学布局和标准化接入,保障电网及时消纳和安全运行。联动各类电源,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实现清洁能源应发尽发,最大化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十三五”期间浙江光伏装机增长近10倍,分布式光伏装机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4.jpg

▎杭州电网应急电源储能电站建成|姚靖霖 摄


在消费侧,国网浙江电力利用价格机制引导消费互动提效,推动浙江省发改委出台“刚柔并济”电价机制,提升系统削峰填谷能力。加快电能替代促进能源消费低碳化,拓展岸电、景区、物流等领域电能替代广度和深度,扩大电能终端能源占比,促进能源消费减碳。在湖州、嘉兴等地,港口岸电成为古老运河边的新风尚。建设低碳工厂促进能源消费高效化,在杭州萧山、余杭等地,供电公司通过屋顶光伏、配套储能、建筑节能改造等,打造了一批消费低碳转型的低碳工厂。


5.jpg

▎湖州城东水上服务区岸电


「多元赋能」

促进精准减碳和减碳服务管理闭环


近年来,浙江在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欣喜成就,数字推动社会智治能力提升走在全国前列。国网浙江电力持续推进能源与能源电力大数据获取、融通和挖掘,引领浙江数字化改革浪潮。2021年,该公司联合省发改委,打通省市县三级全域能源大数据,成立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覆盖近6万户规上企业,为“双控”和“减碳”提供省级综合性、公益性、普惠性的数据服务。


6.jpg

▎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徐阳洲 摄


依托大数据中心,“双碳大脑”等一系列智能大数据应用场景相继出现,并衍生出多元能源数据价值共享服务。对规上企业实施能源结构精准分析,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开展工业领域碳效智能对标,“一企一码”量化评价碳排水平,加快构建低碳工业体系;创建全企业能源碳效码,科学赋码,倒逼低产能高消耗企业转型,可以说,能源大数据已成为推动全社会减碳管理的重要抓手。


大数据外,国网浙江电力探索多元赋能社会减碳管理。2021年6月9日,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落户国网浙江电力,开展绿色技术发布、咨询、洽谈和交易,先后以“零碳”亚运为目标,策划绿电专项交易,完成7.48亿千瓦时清洁能源交易,减少碳排50多万吨。搭建绿色电力交易市场,开展绿电市场化交易,推动新能源消纳。2021年7月,国网(宁波)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与新加坡公司BITGREENCARBON签署协议,以“碳聚合商”身份将61.7万千瓦时光伏发电量形成的碳资产出售给对方。国网浙江电力还联合高铁等多家央企推出绿色电力积分产品,与银行合作推出节能减排低息融资产品,吸纳市场主体参与节能降碳行动。


7.jpg

▎亚运主场馆可移动共享储能应急电源正式投运|姚靖霖 摄


理顺节能减碳总体思路和顶层架构,拥有一套行之有效、能够推动上下游生产、消费侧清洁减碳的手段,形成全方位减碳服务管理闭环……


眼下的浙江,借助高弹性电网,在推动全方位减碳管理上,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路子。支撑省内5288万千瓦清洁能源接入,能源供给更加清洁化;完成电能替代94亿千瓦时,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6%,能源消费电气化水平持续提高,更重要的是,在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打造了典型有效的减碳服务管理体系,为全社会减碳管理,提供了规范和遵循。


微信客服